和政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
發布時間:2020-12-29 瀏覽次數:2849次
今年以來,和政縣圍繞全州種植結構調整“60萬畝工程”工作部署,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,逐步形成了以油菜、畜牧養殖、啤特果、中藥材等六大產業為支撐,扶貧車間(工廠)、藜麥、食用菌、高原夏菜等潛力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新格局。
一是抓經營主體培育。按照“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、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群眾”的思路,成功引進百益集團、夏潤農業等6家農業企業在我縣發展赤松茸、高原夏菜、花卉種植等特色農業。通過“企業+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帶動群眾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,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,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火車頭。
二是抓示范基地建設。按照縣上“一鄉一基地、一地一特色”的特色產業布局,先后建設了3個萬畝(大南岔河流域、牙塘河流域、吊漫路沿線萬畝油菜長廊)、7個千畝(赤松茸、藜麥、水果玉米、高原夏菜、油菜、中藥材、甜高粱)和21個百畝種植基地,逐步走出了一條規?;l展與千家萬戶個體經營相結合的路子。特別是赤松茸的試種成功,每畝產值達5萬元,畝產效益凈增10至100倍,單產經濟效益得到空前放大,群眾通過產業致富增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。
三是抓產業激勵獎補。對流轉土地發展特色種植達到規定規模的經營主體,按照每畝300或500元的標準給予全覆蓋獎補,全縣7家企業、6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產業結構調整,累計流轉土地近8萬多畝,落實獎補資金2500多萬元,既調動了群眾和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,又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。